这是我昨天偶然刷到一篇来自我国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的文献,看完惊呆了,不断问自己,这样也能行?
所以说很多东西是医学无法解释的,今天也把这个文献分享给姐妹们,希望能把这份好孕带给看过文章的各位。
AMH在成年女性中仅由颗粒细胞分泌,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其水平与卵巢中早期窦卵泡数量相关,被广泛认为是卵巢储备高度敏感的指标。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AMH水平已被用于预测卵巢反应、受精率、胚胎数量和质量的结局,以及活产率。
一项研究表明,基础AMH水平与活产率呈显著正相关,AMH<1.1(或1.7)ng/ml与未妊娠相关,但也有研究提出矛盾的观点。
比如这个研究报告了一个AMH水平仅为0.072ng/ml的患者,自然怀孕并活产三次,到底是怎么回事,跟着圈姐一起来看看吧!
01第一次自怀活产经历
2021年6月,这名35岁患者第一次就诊,她有一次流产史,因为继发性不孕1年就诊。
她诉曾在外院多次行卵泡监测但未成功受孕,孕产史显示其在孕12周时行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否认其他重大内科或妇科病史。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天,体重指数(BMI)为23.43 kg/m²。
当时检测其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为1.130 ng/mL(8.136 pmol/L),根据参考人群数据,此数值位于其年龄段的第25-50百分位数区间。
也就是这个时候的AMH在同龄人中是偏低水平。
血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为9.470 mIU/ml,窦卵泡计数(AFC)
患者还主诉近期月经周期延长且曾停经2个月,卵巢功能衰退已经有了临床表现。
基于其窦卵泡计数减少及血清FSH水平升高,该患者被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
医生告知其自然妊娠概率较低,建议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因其月经不规律,开始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的连续激素替代方案,并嘱其于下次月经周期第2-3天复诊。
2021年7月月经第3天复查:血清FSH 8.740 mIU/ml,黄体生成素(LH)5.610 mIU/ml,血清AMH水平降至0.072 ng/ml。
圈姐看这个结果感觉血清AMH和血清FSH水平有点不一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困惑。
补充实验室检查(包括狼疮样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IgG、抗核抗体等免疫指标,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甲状腺抗体,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及全血细胞计数)均示正常。
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证实双侧输卵管通畅,超声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双侧卵巢共见4枚窦卵泡。男方精液分析无异常。
医生再次建议行辅助生殖技术,但患者拒绝此方案,选择在本院行规律超声卵泡监测。
同年7月16日(月经周期第9天)超声示右侧卵巢见一枚成熟卵泡(19 mm × 17 mm),遂注射8000 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
7月18日复查超声示右侧卵巢见黄体,确认已排卵,予地屈孕酮10 mg 每日两次支持黄体功能。
同年7月30日妊娠试验阳性确认妊娠,2022年4月经阴道自然分娩一体重3.17公斤的健康男婴,分娩过程中因胎盘滞留行人工胎盘剥离术。
02第二次自怀活产经历
2022年10月,该患者为计划第二次妊娠前来进行生育咨询。当时超声检查发现右侧卵巢有一枚55 mm × 42 mm的卵巢囊肿,左侧卵巢可见4枚窦卵泡。
医生再次强调其妊娠可能性极低,患者坚持尝试自然受孕,遂接受自然周期内排卵监测,但未能受孕。
同年11月13日,患者选择进行促排卵治疗。后续超声复查显示,右侧卵巢囊肿已缩小至14 mm × 10 mm,右侧卵巢见2枚窦卵泡。
在月经周期第4天,左侧卵巢观察到一枚优势卵泡(13 mm × 9 mm),遂给予75 IU的重组促卵泡素果纳芬。
根据卵泡发育情况进行了系列监测,果纳芬共使用2天。
同年11月24日(月经周期第15天),观察到一枚成熟卵泡(18 mm × 16 mm)。周期第16天,给予8000 IU HCG注射。
同年12月13日确诊妊娠,2023年8月,患者经阴道自然分娩一体重3.80公斤的健康男婴。
03第三次自怀活产经历
2023年12月,该患者为计划第三次妊娠前来咨询,医生向其提供了关于自然受孕概率低的全面咨询。
患者知晓预后情况后,仍要求在本院继续进行卵泡监测,医生为其进行了基础激素水平及超声评估,随后实施了月经周期调整治疗。
2024年2月,激素检测结果:FSH:7.56 mIU/ml;LH:6.00 mIU/ml;雌二醇(E2):127.40 pg/ml;泌乳素(PRL):2.64 ng/ml(显著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睾酮(T):0.216 ng/ml。
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局部回声不均匀,其窦卵泡计数(AFC)为:左侧卵巢 2枚,右侧卵巢 1枚。
医生告知患者低泌乳素(PRL)水平对妊娠的可能影响,但其仍选择进行促排卵治疗。
随后,在月经周期第8天,超声观察到右侧卵巢出现一枚优势卵泡(11 mm × 9 mm)后,开始给予75 IU果纳芬。
根据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系列监测,果纳芬共使用6天。
2024年2月27日(月经周期第14天),超声观察到右侧卵巢有两枚优势卵泡(18 mm × 16 mm 和15 mm × 15 mm),因此给予 8000 IU HCG注射。
2月29日随访超声显示右侧卵巢见两个黄体及两个白体(提示两个卵泡均已排卵)。
2024年3月13日确诊妊娠,2024年11月,患者经阴道自然分娩一对健康的一男一女双胞胎(孕晚期结果尚待随访)。
04这个病例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
AMH值极低通常意味着卵巢里卵子库存很少了,医生们会认为这种情况下相自己怀孕非常非常困难,通常建议直接做试管。
但是这位高龄的女士并没有接受医生的建议,而是通过监测卵泡和打促排针,实现了三次自然怀孕,成功生下了四个健康宝宝。
最关键的是,她的AMH值比之前文献报道那些还能怀孕的最低值还要低很多,这说明超低AMH≠绝对不能自然怀孕。
所以说,AMH不能预测自然怀孕,或者说对自然怀孕的预测非常不准,这就是这个案例最大的意义。
这位高龄女性AMH低到几乎没有了,结果纯靠监测和一点药物促排,自然怀了三次,这充分证明光看AMH低就断定“没希望自然怀了”,是非常错误的。
AMH低只是说明“库存少”,但不代表“现在仓库里的货(剩余几个卵子)就一定是坏的或排不出来”。
其实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位女士三次自然怀孕要安排这么密集的原因了,从时间上看,几乎没有休息。
只要还能排卵(哪怕一个月只排一个),加上点帮助(比如促排卵针帮卵长好排出来),就有可能怀孕!
为什么AMH预测自然怀孕不准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检测本身不太统一,不同医院用的AMH检测方法可能不一样,给出的判断标准也就不一样。
其次,个体差异的原因,有些人AMH低的吓人,但是剩余的卵子质量可能还不错,或者身体对促排卵药物特别敏感,还是有机会的,AMH反应不了这些个体差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AMH不代表人的当下生育能力,AMH主要反应库存,不能精准预测这个月有没有排卵,卵子质量好不好,子宫环境好不好等直接影响“马上能否怀孕”的关键因素。
这个案例对于医生来说,别光看AMH就劝人放弃或只能试管,即使AMH超低,对于强烈想自己尝试怀孕的人,个体化的卵泡监测和适当的促排卵治疗是值得一试的方法。
当然全面评估也很重要,要结合年龄、月经情况、其他激素(FSH,LH)、B超看卵泡数(AFC)、输卵管通不通、男方精子等多个因素来看。
对于姐妹们来说,特别是AMH低的姐妹们,别被超低的AMH吓住!它不代表生育死刑,尤其你还年轻或者有其他指标还不错的时候。
另外,一定要找你的生殖医生深度聊一聊,让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AMH值、年龄、月经史、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讨论所有可能的选择(自然尝试、促排助孕、试管等),而不是只听某一次AMH的报告。
AMH低可能意味着生育窗口期会短一些(更早绝经),这提示不要拖延,不是你现在这个时期生育能力的判断标准,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尽早寻求专业评估和帮助。
即使你AMH很低,也不要轻易放弃自然怀孕或者简单促排方式怀孕。
这个案例证明,即使AMH低到“离谱”,在专业指导下尝试卵泡监测和促排,也是有机会成功的。
当然了,她的成功也不代表每个AMH超低的人都一定能这样成功,每个人情况不同,她的卵巢可能对促排反应特别好。
我们需要更多类似案例的研究,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像她这样AMH超低的人群有多大比例能用这种相对简单的方法怀上,成功率到底有多少!v
总之,AMH低是一个警示信号,说明“卵子库存告急”,医生和姐妹们都要重视起来,生育要抓紧时间,但它绝不能被认为是自然怀孕能力的“死亡判决书”。
AMH低的姐妹们一定要积极寻求专业生殖医生的个体化帮助,包括尝试卵泡监测和促排卵,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希望!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Negligible serum anti-Müllerian hormone levels and successfully spontaneous pregnancy three times: a case report. J Ovarian Res. 2025 Mar 18;18(1):57. doi: 10.1186/s13048-025-01640-3.